第九章 第八篇曹刿论战
西周灭亡,周朝大势已去,周平王的君主地位已是有名无实。各诸侯国强大起来,为争夺土地战乱不断。齐桓公小白大难不死,当上了齐国国君,并在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,使齐国国力蒸蒸日上,成了春秋时期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一代霸主。
齐桓公并非心胸狭窄之辈,但对于当年的一箭之仇,却久久不能释然。当年为了争当齐王,公子纠竟命管仲射杀公子小白,失利后,他逃到了鲁国,这让齐桓公将鲁国视为仇敌。但两国短兵相接,齐国几乎没有失过手。
齐桓公即位第二年,他又派兵进攻鲁国。齐国对鲁国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欺负,让鲁庄公实在忍无可忍,他决心跟齐国决一死战。可是,拼归拼,齐国实力那么强大,总不能看着士兵们在战场上白白送死啊!
正当鲁庄公火烧眉毛之时,一个叫曹刿的人毛遂自荐,请求参加这场重要的抗齐战役。鲁庄公正为找不到谋士发愁呢,赶紧把曹刿请了进来。
曹刿见了鲁庄公,并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谋略战术,而是先问了鲁庄公一个问题。
“请问主公凭借什么去抵抗齐军呢?”
“就凭好吃好穿,我都不会独占,而是跟将士们一起享用。难道他们还不肯为我效劳吗?”
曹刿听了摇了摇头:“主公,这些都是小恩小惠。即便得到恩惠的将士们愿意支持您,老百姓又凭什么支持您呢?”
“每次祭祀我都十分虔诚,难道这还不够吗?”
曹刿又摇了摇头:“祭祀敬献的是神佛。在打仗这件事情上,他们可帮不了您。”
“百姓之间的官司,我虽然无法事无巨细都查得一清二楚,但总是尽我所能将事情处理得公平妥当。不知道这算不算呢?”
曹刿终于露出了笑脸,胸有成竹地说:“主公,这才是得民心的事。凭借这一点,我看可以跟齐国打上一仗了。”
(温馨提示: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)
于是,曹刿和鲁庄公一起乘坐战车,亲临长勺战地指挥战争。
战场上号角响起,旌旗飘飞。两军对峙,很明显齐军在人数上有很大优势。齐军早就摩拳擦掌,想试试手脚,于是一开始就擂起了战鼓,准备向鲁军发动进攻。鲁庄公此时刚要下令反击,曹刿却赶紧上前阻止道:“且慢!时机未到,请主公再等候片刻。”
鲁庄公不明所以,但还是照着曹刿的意思继续等候。
这时,齐军的第二通战鼓又响起来了。看到齐军嚣张的气焰,鲁军将士真恨不得冲上前去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,可主帅不下令,他们只得按捺住心里的冲动,原地不动。
齐军主帅见鲁军一直按兵不动,还以为是他们怯战呢!鸣完第三通鼓后,齐军士兵举着大刀和盾牌,向鲁军冲杀过来。
这时,曹刿终于对鲁庄公说:“现在可以反击了。”
鲁庄公一声令下,阵地上鲁国的军鼓如万雷齐鸣。踏着鼓声,士兵们像被射出去的弓箭一般,向敌军扑了过去。齐军没想到这突如其来的阵势,一下乱了阵脚,招架不住,慌乱逃窜。
这时,鲁军高兴极了,他们刚要跑上前去乘胜追击,却又被曹刿拦住了。他跳下车来,低着头仔细观察了留在地上的车辙痕迹;然后又爬到战车的车杆上,望了望敌人撤退的阵形。最后才不慌不忙地说:“主公,可以追了。”
就这样,在曹刿的指挥下,鲁国人终于把入侵的齐军赶出了国境,在长勺之战中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翻身仗。回宫后,鲁庄公对曹刿镇静自若的指挥十分佩服,却不明白他作战时为什么要那样做。于是,他迫不及待地问曹刿:“这场战争打得很漂亮,但有几个疑问我始终不知。为什么齐军头两次击鼓的时候,你不让我下令反击呢?”
曹刿微笑着说:“士兵打仗靠的就是士气。鸣鼓就是为了壮胆鼓气,然而却是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齐军敲响第三通鼓的时候,他们的士气都快泄没了;而我军则正好在士气最充足的时候,这还哪有不赢的道理呢?”
鲁庄公听了赞同地点了点头,并追问道:“那齐军败退时,又为什么不赶紧乘胜追击呢?”
曹刿答道:“主公,齐国是个大国,他的兵力十分强大。当我们看到他们逃跑时,不见得是他们真正逃跑了,很有可能是伪装的,说不定在哪儿设下了埋伏。但仔细观察后,我发现齐军战车的车辙一片杂乱,旗帜也是东倒西歪的,这才确信他们真是兵败逃跑了。所以,这时乘胜追击才能万无一失啊。”
曹刿的一番话说得鲁庄公心服口服。长勺之战的胜利,稳住了鲁国的局势,更是留下了一段曹刿论战的佳话,被后世久传不衰。
(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↑↑↑)
感谢大家的阅读,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,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!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!
51配资网-股票配资安全的平台-炒股配资配资官网-石家庄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